海上她故事 | 陈娟玲——向美而生,共筑美丽中国梦-比特币平台-比特币今日价格-比特币交易平台排名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程浏可
她轻启双翼,化作“飞侠”,让梦想之花开遍喜马拉雅。她心系家国,向美而生,仗剑走天涯建设美丽健康中国梦。
请叫我“飞侠”
到访过52个国家,曾32次飞越喜马拉雅前往西藏,只因那里有自然堂的水源地和品牌源头。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自己,会是什么?每次被问及这个话题,陈娟玲总是自信地说:请叫我“飞侠”。“飞侠”这个称呼是她真实坦诚的生活情态,也是一种对自由自在的向往,更是对美丽健康中国梦坚定纯粹的追求。
2011年1月,陈娟玲正式加入自然堂集团,担纲集团公关传播部负责人,继续在美妆行业深耕细作,并把她过往累积了10余年的品牌传播经验带到了这里。
陈娟玲坦言,作为女性管理者,她希望通过女性特有的细腻和韧性,带领团队专业、敬业、职业地在集团内部成为一枚螺丝钉,虽然微小但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正如她的处世原则,哪怕只是一束微光,也要照亮周围的世界。
奉贤东方美谷是“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汇聚了全市37%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占全市销售额的40%。陈娟玲所就职的自然堂集团是东方美谷的核心成员企业。对于陈娟玲来说,建设美丽健康中国梦是她坚定纯粹的追求。在集团工作的14年里,陈娟玲牵头做了不少有社会意义的项目。
同时,作为一名上海市人大代表,陈娟玲就化妆品行业、美丽健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奉贤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陈娟玲认为,在积极探索、自主研发的过程中,国内护肤品行业正面临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诉求,这既是保障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本土品牌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她认为只有更好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才能赋能生物医药国家战略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健康美丽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老一辈的摩梭人说,一定要用最天然的棉线,最虔诚的态度,才能织出衣物的温度。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娟玲前往拜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她被摩梭人故事感动,她深有感触,渴望亲自踏足那片土地,帮助那里的人们。
回到公司,陈娟玲迫不及待分享了她的想法。“我认为,我们的企业想要成为一家真正面向全球的公司,它不仅需要商业上的成功,还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引入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这一概念时,在国内,这一实践还处于萌芽阶段,陈娟玲凭借她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通过深度融合esg理念和公共事务,搭建起一套创新的企业战略体系。
2011年2月,自然堂集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动非遗手工纺织的保护、传承与创新,项目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成功案例,荣登undp全球网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undp的二期合作的“美素小玫瑰种植园公平贸易项目”,为彝族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以公平贸易原则回购玫瑰产品,实现精准扶贫,复兴美颜古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此外,在陈娟玲的参与下,更多科技美妆的中国故事走向了世界舞台。而作为中国形象和美丽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陈娟玲深感骄傲。她觉得,当我们走出国门,商业品牌的产品、文化和价值观代表的就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所以她有责任向世界讲好我们的品牌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让梦想之花开遍喜马拉雅
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陈娟玲通过商业品牌传播真善美的价值观,投身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践中。她多次参与“自然堂种草喜马拉雅”公益项目。该项目连续8年,累计在上海援助的西藏日喀则地区种植了666万平方米绿麦草。
这个项目给当地带来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不仅改善土壤环境,将荒滩变良田,实现饲草自由,而且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可替代收入和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
多年来,陈娟玲共32次踏上西藏这片神奇的热土,不断发掘和完善环保公益项目。于“飞侠”而言,个人只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但她与每一位女性一样,心系家国,向美而生。“飞侠”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勇于探索、敢于追梦的精神。愿我们都能像她一样,勇敢地飞翔,在人生的旅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源:上海女性)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