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平台-比特币今日价格-比特币交易平台排名
>>

居然:两会申音 | ai入校,人人都要学高等数学?

2025-03-16 18:17:16 | 来源:
小字号

在人工智能(ai)技术迭代速度令人应接不暇的当下,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却展现出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兴奋。

他的学术底色是数学,深入到各种ai软件的底层逻辑,他想起自己以前做过的研究——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发现这些基础性探索与当下ai技术存在着深层的理论延续性。

“大语言模型基于海量语料形成的推理能力确实令人震撼。”他也承认,大语言模型只是ai能力的冰山一角,未来定会涌现更多令人惊叹的能力。

但焦虑是不存在的。

虽然自打ai延伸入教育领域后,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教师的角色会被颠覆吗?”“使用的边界在哪里?”“教育会受到怎样的冲击?”……丁光宏却认为,如果将ai视作工具,就不难理解它与教育的结合,也能厘清所谓的使用边界。

比如人工智能赋能科学(ai for science),某种程度上,这种赋能是指科学研究将ai用作处理数据的工具。“无论利用ai预测蛋白质序列的三维空间结构,还是用它进行医学影像诊断,ai都只是提升效率的工具。”它无法替代人脑灵光乍现的部分。丁光宏认为,即使通过大量科研论文、研究数据的“投喂”,ai或许生成某一种看似科学的突破性结论,它也不具备验证能力。

ai本应成为一种工具。只是当工具的功能延展到脑力层面时,人们有些不习惯。这些不了解与不习惯造成了“本领恐慌”。

由此,丁光宏认为,探讨如何赋能教育的前提是充分认识ai,“这不仅要求授业者掌握ai技术的底层逻辑,还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什么是ai。只有深入了解技术本身,才能真正用好技术。”

他透露,今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很多专业都有ai的影子——ai 航天、ai 新闻,连护理专业也有“ai 护理”课程。但这些“ai ”,不是让学生泛泛地使用“对话”等基本功能,而是把语言大模型的底层逻辑教给学生,“我们要培养一个会修车而非只会开车的驾驶员”。丁光宏说:“这就意味着,哪怕护理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高等数学,因为数学是了解ai技术逻辑的根基。”

作为授业者,丁光宏迅速地“拥抱”了技术。

春节期间,他试着让deepseek和豆包对话了半小时,从中辨别哪款ai软件的推理能力和语料库更强。他也用过国外某知名ai软件,做了一份长达14页的课件:“至少,我要知道ai的能力,才不会被年轻人糊弄。”

(责编:陈羽、刘圆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热门排行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