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福州民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人民公安报记者 陈宇航 通讯员 林端娜
2月13日,福建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一场生命的接力正在进行。这是福建省第491例、福州市第138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位光荣的捐献者,是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茶园派出所民警吴晗。
今年36岁的吴晗,自入警以来,始终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对待不法分子,他铁面无私;对待群众,他“铁汉柔情”。他热心公益,近年来累计献血6次,献血量达2400毫升。
2022年11月,在一次献血活动中,吴晗偶然看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材料。他意识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是救人的善举,更是一种责任。“就像人民警察工作一样,救人性命是一种善行,更是一种责任。”怀着这样的信念,吴晗当场决定留下血样,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4年11月,吴晗接到福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外省危重白血病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配型成功。这名患者病情危急,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极低,我的捐献可能帮助一个人重获新生,那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吴晗毫不犹豫地确认了捐献意愿。
经过高分辨血样检测和综合体检,2月13日,吴晗在完成4天的“动员剂”注射后,顺利进行了4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这份“生命火种”被迅速冷藏,由专人护送至患者所在医院,几小时后输入患者体内。
在当天的捐献现场,福建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负责人为吴晗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比特币今日价格的荣誉证书”,证书和手臂上留置针管的压痕成为了他人生中特殊的“勋章”。
据福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俗称“骨髓移植”,其配型成功率极低。普通献血只需几分钟,而造血干细胞捐献从初筛到完成采集,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捐献过程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捐献者不仅需要克服身体上的不适,还需承受心理压力。
经过48小时观察,本次造血干细胞移植十分成功。无排异现象,这就意味着患者的生命迎来了曙光。受捐献的患者通过红十字会转交给吴晗一封信,信里写道:“我相信我和您一定有着不一般的缘分,才能够得到您给予的新生。您种下的善良的种子,会在我的身体里生长……我会带着您的爱继续走下去,让这样有爱的生命接力创造更多奇迹。”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与对生命的珍视,也温暖着吴晗的心。
在这场生命的接力中,吴晗播撒的“爱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他的善举不仅拯救了一个生命,更点亮了一个家庭的未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热门排行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评论
- 关注